在机器学习领域,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技术,旨在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组或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数据点彼此相似,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差异较大。K均值聚类算法(K-Means Clustering)是其中最为经典和广泛应用的算法之一,其核心思想是基于距离度量来实现数据分组。本文将深度剖析K均值聚类算法的原理、步骤、实现方式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。
K均值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更新簇中心(质心)来最小化每个数据点到其所属簇中心的距离之和。算法流程如下:
在K均值聚类算法中,常用的距离度量是欧氏距离(Euclidean Distance)。对于两个数据点x和y,其欧氏距离定义为:
d(x, y) = √(Σ(x_i - y_i)²)
其中,x_i和y_i分别是数据点x和y的第i个特征值。
以下是使用Python语言实现K均值聚类算法的示例代码:
import numpy as np
from sklearn.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# 生成数据集
X, y = make_blobs(n_samples=300, centers=4, cluster_std=0.60, random_state=0)
# 定义K均值聚类算法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kmeans = KMeans(n_clusters=4)
# 训练模型
kmeans.fit(X)
# 获取聚类结果
y_kmeans = kmeans.predict(X)
# 可视化聚类结果
plt.scatter(X[:, 0], X[:, 1], c=y_kmeans, s=50, cmap='viridis')
centers = kmeans.cluster_centers_
plt.scatter(centers[:, 0], centers[:, 1], c='red', s=200, alpha=0.75, marker='X')
plt.show()
优势:
局限:
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数据分组策略,具有简单易懂、实现方便、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等优势。然而,该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,如需要提前确定簇的数量、对初始簇中心的选择敏感等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集和需求,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和参数设置。